(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15年1月)
一、指导思想
以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,围绕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的战略全局,以支撑内需潜力释放、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等为主线,坚持一手抓标准化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,营造行业内良好的标准化工作环境;一手抓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急需标准的制定与实施,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,服务工业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二、工作思路
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化制度改革,将改革创新贯穿于标准化工作的各个方面。继续按照“重点突破、整体提升”的要求,全面推行标准计划的分类管理,认真落实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。大力支持重点标准、基础通用和公益类标准的制定,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标准化工作,着力提升标准的国际化水平,探索重点标准宣贯的新模式,进一步发挥标准在推动产业发展、实施行业管理中的技术基础作用。
三、重点任务
(一)推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落实与完善
进一步推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重点标准项目的落实,全面实行标准计划的分类管理。聚焦产业发展重点、社会关注焦点,重点支持重大技术和产品标准,两化融合相关标准,基础通用、试验方法标准,以及安全生产、节能减排等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标准制定,提升立项计划中重点标准和基础公益类标准的比例。及时修订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,进一步提升建设方案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。
(二)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标准化工作
针对智能制造、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锂离子电池、光伏、三网融合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,凝聚产业链各方力量,推进综合标准化工作,研究编制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,指导跨行业、跨领域重大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开展。构建起系统性强、配套性好的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,适应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、快速发展的需要,提升标准对全产业链的支撑力度。
(三)进一步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
继续抓好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,在现有转化率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,推动基础通用标准、检测方法标准与国际接轨。以国际标准提案为核心,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事业单位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化融合的需要,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,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,促进我国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,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(四)探索以消费者为主的标准宣贯新模式
组织实施年度标准宣贯计划,鼓励各行业协会、标准化机构、企业等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,制作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标准宣贯材料,积极宣传标准、普及标准。通过消费者标准意识的提升,形成倒逼机制,促使生产企业提高贯彻标准的主动性。
(五)抓好行业标准复审修订常态化管理
紧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趋势,组织有关单位对标龄5年以上行业标准内容的有效性、先进性和适用性等进行复审,及时淘汰不适用标准、整合修订落后标准,进一步缩短行业标准的标龄,提升原有行业标准的技术水平,优化现有标准体系结构。
(六)夯实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基础
组织开展“十三五”标准化规划纲要研究,提出“十三五”期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总体思路、基本原则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。按照完善现代市场体系、明确政府部门职责、提高行政效率的总要求,加强标准化管理制度创新研究,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。争取加大对行业标准化经费的投入力度,推行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的信息化。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坚持标准化例会和专题会制度
坚持通过每季度标准化工作例会,沟通交流标准化工作情况,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,研究部署相关工作。通过标准化专题会,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关注的、影响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重点和难点问题。
(二)不断加强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
进一步优化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程序,按照重点标准、基础公益类标准、一般标准3个层次编制行业标准计划。结合审计工作的要求,加强对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管理,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和调整。进一步加强部省标准化合作,继续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聚焦本地区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,组织申报和承担行业标准制定任务,开展行业标准宣贯。
(三)标准化经费向重点工作倾斜
加大对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急需的重点标准、基础公益类标准的补助经费支持力度。继续按立项、在研、发布等三个阶段,对由我国企事业单位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。